新消息!网上购烟渠道“狡兔三窟” 电子烟监管缺失成青少年吸烟“温床”

北京时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购物方式日益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各种商品。然而,看似“便捷”的背后却暗藏着诸多风险,尤其是在香烟的购买方面。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国家明令禁止网上销售烟草,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渠道“钻空子”,在网络上搭建了“狡兔三窟”式的销售体系,使得非法购烟活动猖獗,青少年群体更是深受其害。

我国明令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烟草制品,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草侵害,维护社会公共健康。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但非法购烟活动依然屡禁不止。这其中,青少年群体成为了非法购烟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们身心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诱惑,成为不良商家牟利的“目标”。

新消息!网上购买香烟的渠道“狡兔三窟”

记者采访了多位青少年,揭露了他们通过网络购买香烟的经历。小李(化名),一名16岁的在校高中生,向记者讲述了他通过社交平台购买电子烟的经历。“刚开始只是好奇,看同学都在抽,觉得自己也应该试试。”小李坦言,他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找到了专门销售电子烟的商家,这些商家往往打着“口味多样”、“时尚潮流”的旗号,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小李告诉记者,这些商家会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进行交易。例如,将“烟草”的字眼替换成“小盒子”、“雾化液”等代称,避免被平台监管。付款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微信、支付宝转账外,还有一些商家要求通过银行卡转账,甚至使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增加了追踪的难度。

“他们还承诺隐蔽发货,包装上不会有任何关于香烟的信息,收货地址也可以填写学校附近的快递代收点,避免被家人发现。”小李说。正是这些“贴心”的服务,让他和他的同学更容易地购买到香烟。

无独有偶,记者还采访了王女士,她的儿子小明(化名)同样沉迷于网络购烟。王女士发现儿子房间里藏有大量电子烟,经询问后得知,这些电子烟都是通过网络购买。王女士痛心疾首地表示:“孩子年纪小,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虚假宣传所迷惑。而且,网上购买香烟太容易了,几乎没有门槛,这让我非常担忧。”

“狡兔三窟”的渠道剖析:

记者通过调查和分析,总结了目前网上非法销售香烟的“狡兔三窟”:

第一窟:社交平台“伪装潜伏”。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隐蔽的渠道。不法分子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通过发布广告、建立群聊、私下交易等方式进行非法销售。他们往往会伪装成普通用户,甚至使用虚假身份,规避平台监管。为了吸引青少年,他们会发布各种诱人的广告,例如“口味齐全”、“价格优惠”、“支持货到付款”等等。

第二窟:电商平台“曲线救国”。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在电商平台销售烟草,但一些不法分子仍然试图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进行销售。他们会将烟草制品伪装成其他商品,例如“烟具”、“调味剂”等,或者将烟草制品拆分成零件,单独出售。同时,他们还会利用电商平台的漏洞,绕过监管。

第三窟:暗网交易“隐匿身影”。 暗网是一个隐藏在互联网深处的网络世界,其特点是匿名性高、监管难度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暗网进行非法交易,包括烟草制品。这种交易方式的隐蔽性最高,难以追踪和打击,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最大。

电子烟监管缺失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上非法销售的香烟中,电子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电子烟由于其“时尚”、“无焦油”等虚假宣传,更容易吸引青少年。然而,目前我国对电子烟的监管相对滞后,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监管漏洞,肆意销售电子烟,导致青少年吸烟问题日益严重。

记者观察:

加强监管力度: 尽快出台更严格的电子烟监管政策,加大对网络非法销售烟草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净化网络环境: 积极清理网络上的非法烟草销售信息,封禁相关账号,屏蔽相关关键词。加强对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的监管,督促平台履行监管责任,及时发现并处理非法销售行为。

提高青少年认知: 通过多种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烟草危害知识,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提高辨别能力,让他们远离烟草的诱惑。

发挥家庭和社会作用: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社会各界要共同营造一个无烟环境,减少青少年接触烟草的机会。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只有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多方协作,才能有效地遏制网上非法购烟行为,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此次调查,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守护下一代的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