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香烟一手货源“逊志时敏” 隐蔽网络贩卖直指未成年人保护缺口
记者:李明,实习记者:张华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7日——近日,本报记者接到群众举报,发现一个名为“逊志时敏”的微信账号,疑似长期从事香烟一手货源的隐蔽网络贩卖活动。经过深入调查,我们揭开了这个账号背后涉及的复杂利益链条,更令人担忧的是,该账号存在诱导未成年人购买香烟的严重嫌疑,这无疑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严峻挑战。
“逊志时敏”这个微信账号,头像模糊,朋友圈内容却异常活跃,频繁发布各种品牌香烟的图片和视频,并配以诱人的促销信息,诸如“一手货源,价格最低”、“质量保证,假一赔十”、“长期稳定供货,诚招代理”等。账号内,各种香烟的图片琳琅满目,从常见的软中华、芙蓉王,到一些罕见的高端雪茄,一应俱全。这些图片往往配以充满诱惑力的文案,例如“这款爆珠烟,抽一口就上瘾!”、“独家货源,你值得拥有!” 等等。
我们通过对举报人提供的聊天记录、支付凭证以及其他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初步证实了“逊志时敏”的确存在香烟网络贩卖行为。账号的运营者极具反侦察意识,使用虚假身份,频繁更换账号,交易过程主要通过微信私聊、支付宝转账等方式进行,试图逃避监管。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发现该账号的交易对象中,存在年龄明显偏小的用户。
一位匿名举报人李先生(化名),向我们提供了他与“逊志时敏”的聊天记录。李先生声称,他的儿子小明(化名,16岁)在浏览社交平台时,偶然发现了“逊志时敏”的广告,并被其低廉的价格和精美的图片所吸引,产生了购买香烟的念头。李先生无意中发现了小明的聊天记录,才得知了此事。聊天记录显示,“逊志时敏”会主动询问购买者的年龄,并采取隐晦的方式规避法律风险。在确认小明未成年后,该账号并未直接拒绝交易,反而以“可以偷偷买给朋友”、“先买一点试试”等诱导性语言诱使小明购买。
“我当时看到聊天记录,真是吓了一跳,”李先生心有余悸地说道,“孩子还小,对香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很容易受到诱惑。这种网络贩卖行为,就是把魔爪伸向了未成年人,必须严厉打击!”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深入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更多类似案例。一些未成年人为了满足好奇心,或者受到同伴的影响,通过网络购买香烟。而“逊志时敏”这样的账号,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容易诱发吸烟成瘾、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背景分析:
此次事件的发生,折射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网络监管存在漏洞,给非法交易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像“逊志时敏”这样的账号,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隐蔽交易,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商家、个人为了谋取利益,铤而走险,导致未成年人购买香烟的情况屡禁不止。
此外,社会对未成年人吸烟危害性的认知不足,也是导致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长和学校,对未成年人吸烟的问题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同时,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例如将吸烟视为一种“成熟”的表现,也容易诱导未成年人尝试吸烟。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教授表示:“‘逊志时敏’事件,再次敲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警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联动,综合施策。首先,要加强网络监管,加大对非法交易的打击力度。其次,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行为,处以严厉的处罚。再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家长和社会要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积极的成长环境。”
后续报道:
针对“逊志时敏”账号的举报,本报记者已将相关信息提交给有关部门。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的进展,并对类似网络贩卖行为进行深入调查,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此类违法行为,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让他们远离烟草的危害,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