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云霄香烟购买微信“大名鼎鼎”:非法卷烟交易隐匿网络,监管亟待升级

北京,2023年10月27日 -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一种名为“云霄香烟”的非法卷烟,正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悄然渗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网络交易链条。这些香烟多为假冒伪劣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且涉嫌偷税漏税,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云霄”二字在卷烟界早已“大名鼎鼎”。它并非指某个品牌,而是泛指产自福建云霄地区的走私、假冒伪劣卷烟。这些香烟往往包装精美,模仿知名品牌,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通过熟人介绍、网络推广等方式进行非法销售。在微信上,记者发现大量以“云霄”、“中华”、“芙蓉王”等关键词命名的微信群组和个人账号,他们活跃地发布香烟图片、价格,并声称“质量保证”、“假一赔十”,诱导消费者购买。

惊现!云霄香烟购买微信“大名鼎鼎”

为了揭开这层伪装,记者伪装成普通消费者,加入了一个名为“云霄香烟批发”的微信群。在群里,每天都有大量香烟图片滚动发布,包括“中华”、“玉溪”、“芙蓉王”等国内知名品牌,甚至还有“万宝路”、“骆驼”等外国品牌。发布者声称,这些香烟均为“正品”,价格远低于正规渠道,并承诺“全国包邮”。

记者尝试向一名群主咨询购买事宜。对方警惕性很高,先是询问记者的身份,反复确认是否为“老客户”或“熟人介绍”。在确认“安全”后,他开始详细介绍“产品”,并提供了一张详尽的“香烟价目表”。表中显示,不同品牌的“云霄香烟”价格差异很大,但都远低于市场价。例如,一条“中华(硬)”的价格仅为300元,而正品价格则高达650元左右。

“我们的货都是从云霄本地直接拿的,保证质量,绝对比外面便宜。” 这名群主信誓旦旦地说道,“你放心,绝对不会有问题,出了问题包赔。我们做了好几年了,信誉没问题。”

在随后的深入交流中,记者了解到,这些“云霄香烟”的来源渠道复杂,涉及生产、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生产地往往藏匿于偏远山区或城乡结合部,设备简陋,环境恶劣,生产过程缺乏监管,质量难以保证。运输则多采用隐蔽方式,通过物流公司或个人快递进行。销售则依赖微信、QQ等社交平台,通过熟人介绍、朋友圈推广、微信群组等方式进行。

这种隐蔽的交易模式,让非法卷烟交易躲过了传统监管的视线,给执法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网络交易虚拟性强,难以追溯交易轨迹;另一方面,交易主体分散,难以锁定犯罪嫌疑人。

“长期吸食这些假冒伪劣香烟,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北京某医院呼吸科专家表示,这些香烟的烟草原料来源不明,生产过程缺乏监管,可能含有超标的有害物质,甚至添加非法添加剂。长期吸食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更令人担忧的是,非法卷烟交易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还涉及偷税漏税、扰乱市场秩序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卷烟生产、销售必须经过国家批准并缴纳相关税费。非法卷烟则逃避了这些监管,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同时也损害了正规烟草企业的利益。

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加大了对网络非法卷烟交易的打击力度,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非法卷烟生产、销售窝点。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也加强了对涉嫌非法交易账号的监管。

然而,由于非法卷烟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打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对非法卷烟交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打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非法卷烟的辨别能力,增强消费者抵制非法卷烟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卷烟生产、销售者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同时,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云霄香烟”的网络蔓延,既是社会问题的缩影,也是对监管体系的挑战。只有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非法卷烟交易,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这场打击非法卷烟的战斗,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