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电子烟监管空白下的“买烟”狂潮:网络黑市滋生青少年成瘾危机

破天荒!哪个网购平台能买烟?“爱不释手”

北京,某日——互联网的触角无孔不入,它改变了购物方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期,一项“破天荒”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国家明令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烟草的背景下,某些网购平台却悄然成为了电子烟的“避风港”,甚至出现了公然销售传统香烟的案例。这种现象背后,是电子烟监管的滞后与真空,以及由此滋生的青少年成瘾危机。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但由于电子烟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漏洞,使得这项禁令形同虚设。在某些社交电商平台上,记者轻易地搜索到了各种口味、品牌的电子烟产品,甚至包括一些非法添加物质的产品。这些店铺往往通过隐晦的关键词,例如“蒸汽烟”、“雾化器”等规避监管,并通过“买一送一”、“满减优惠”等促销手段吸引顾客。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平台甚至出现了公然销售传统香烟的现象。记者发现,某些店铺通过“代购”、“境外烟”等字眼,堂而皇之地销售各类香烟产品。这些店铺往往将商品图片模糊处理,并声称“仅供收藏”、“非出售”等,但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只需提供收货地址,即可完成交易。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严重挑战了国家烟草专卖法的权威性,也为未成年人购买烟草提供了可乘之机。

17岁少年小张的自述:网络诱惑,成瘾深渊

“一开始只是好奇,同学都在抽,我也想试试。”17岁的小张向记者回忆起自己接触电子烟的经历。“在QQ群里,有人发了买电子烟的链接,说口感很好,可以尝试。我就偷偷买了,尝了一次,感觉味道确实不错,还以为是时尚。”

小张的经历并非个例。青少年群体正成为电子烟的“重灾区”。由于电子烟的口味多样,包装精美,更容易吸引青少年。而网络渠道的便利性、隐蔽性,更是让未成年人轻易地就能接触到这些产品。

“刚开始只是偶尔抽,后来就变成了每天都抽,甚至上瘾了。”小张坦言,电子烟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学习成绩下降了,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咳嗽,还开始出现焦虑、失眠等问题。想戒掉,但真的很难。”

小张的遭遇,正是当下青少年电子烟成瘾危机的缩影。由于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难以控制,长期吸食会导致尼古丁成瘾,损害大脑发育,增加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一些电子烟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长期吸食会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守护青少年健康

针对当前的网络电子烟销售乱象,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明表示,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更加严格的电子烟监管措施,明确电子烟的定义,加强对电子烟生产、销售、广告等环节的监管,尤其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堵塞漏洞,切断电子烟的销售渠道。

“互联网平台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商户的审核和监管,及时清理违规销售电子烟的店铺,并建立健全的举报机制。”李明教授强调,“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让他们远离电子烟的诱惑。”

针对当前的网络电子烟销售乱象,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加大对互联网非法销售烟草行为的打击力度,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违规平台、店铺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将加强对电子烟产品的质量抽检,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法添加物质的电子烟行为。

此外,教育部、卫健委等部门也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电子烟危害的认识,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