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头条!福建云霄货到付款“青红皂白”:假冒伪劣农产品祸害一方,消费者维权之路漫漫
福建云霄,2024年5月15日 - 近日,福建省云霄县爆出一起涉及货到付款(COD)电商平台的农产品欺诈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多位消费者反映,他们在网络平台购买了号称来自云霄的特色农产品,如蜜柚、枇杷等,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支付。然而,收到的货物与宣传严重不符,不仅品质低劣,甚至存在假冒伪劣现象。事件曝光后,当地消费者维权之路困难重重,再次凸显了电商平台监管漏洞和消费者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
本次事件的核心是货到付款模式下,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先验货后付款”的心理,肆意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伤害。
今年4月初,云霄本地居民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了一家名为“云霄特产专营店”的店铺,该店铺宣称销售的蜜柚均为云霄本地种植,品质上乘。李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单购买了5个蜜柚,选择了货到付款。收到货后,她发现蜜柚外观粗糙,果肉干瘪,与商家宣传的“汁多味甜、皮薄肉厚”的特点大相径庭。更令她气愤的是,其中一个蜜柚甚至出现了霉变现象。
“我当时就想退货,但是联系商家,他们不是推脱,就是直接不接电话,”李女士气愤地告诉记者,“我拨打了电商平台的客服电话,他们一开始说会处理,但之后就没了下文。我跑了好几趟市场监管部门,他们说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包括录音、照片、甚至是农产品鉴定报告,才能立案调查。这太难了,维权成本太高了。”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另一位消费者王先生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他购买了所谓的“云霄枇杷”,收到后发现口感酸涩,与正宗的云霄枇杷甜美多汁的特点截然不同。王先生尝试联系商家退款,但对方一直拒绝承认产品质量问题,并威胁要将他拉黑。
这些受害者的遭遇折射出当前电商平台监管的薄弱环节。在货到付款模式下,消费者在验货环节往往无法进行深入的质量检验,而一旦发现问题,退货、退款的程序又非常复杂。
背景:云霄蜜柚产业与电商乱象交织,亟待规范
云霄县作为福建省著名的“蜜柚之乡”,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种植技术,孕育出享誉全国的云霄蜜柚。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云霄蜜柚的销售渠道也逐渐向线上转移。然而,伴随着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利用消费者对云霄蜜柚的信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云霄蜜柚的声誉,也影响了当地果农的利益。他们往往通过虚假宣传、PS图片、甚至是将外地蜜柚冒充云霄蜜柚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对入驻商家的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大量资质不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商家涌入平台。同时,平台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效率低下,维权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助长了不法商家的气焰。
深入剖析:货到付款模式的“双刃剑”效应
货到付款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为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消费者保护的缺失: 货到付款模式下,消费者虽然可以在收到货物时进行初步检查,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检测设备和知识,很难判断农产品的真实品质。此外,由于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往往更容易受到诱骗,忽视了风险。
监管的滞后性: 电商平台对货到付款交易的监管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追溯机制。当发生纠纷时,平台往往需要消费者提供大量的证据才能介入处理,导致维权时间长、成本高。
法律法规的完善: 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电商平台的责任界定不够明确,导致平台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往往采取推诿的态度。同时,对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足,无法有效震慑不法商家。
专家观点:多方联动,共筑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线
针对此次事件,记者采访了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博士。张博士表示,解决云霄农产品欺诈问题,需要多方联动,共同努力:
“首先,电商平台应该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审核力度,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对销售农产品的商家进行资质认证,确保其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简化退货、退款流程,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再次,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最后,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农产品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注意查看产品信息和评价,保留购物凭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