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布!高仿香烟渠道微信“绝无仅有”:监管之眼下的“黑金”交易与青少年健康警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沉寂已久的“高仿香烟”非法交易再次掀起波澜。今日,一则题为“绝无仅有”的高仿香烟渠道微信账号信息,被相关部门正式公布,并被定性为涉及非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这一事件不仅揭开了微信平台背后隐秘的“黑金”交易链条,更将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青少年吸烟问题这一社会顽疾之上。
此次曝光的微信账号,以“正品保障,绝对真货”等诱人字眼包装,实际销售的却是质量低劣、严重危害健康的假冒伪劣香烟。经过警方初步调查,这些假烟主要来自国内一些地下工厂,通过伪造烟草商标、篡改生产日期等手段,以极低成本生产,然后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大规模销售。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账号的受众群体中,青少年占有相当比例。
“这些微信账号通常会伪装成生活号,发布一些无关痛痒的生活动态,以此来迷惑用户。但实际上,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兜售各种高仿香烟,甚至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品牌和口味。” 一位参与本次案件调查的警官向记者透露,“他们通常会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并且承诺‘质量保证’,‘假一赔十’等,以此来打消顾客的疑虑。”
这起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当前监管体系在面对互联网平台上的非法交易时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用户数量庞大,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为非法交易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相对有限,难以完全覆盖所有角落,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据了解,本次行动涉及多个省市,警方已经抓获了多名涉案人员,并捣毁了多个非法生产窝点。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专家指出,打击高仿香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管齐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交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非法交易的行为,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账号进行及时处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非法生产窝点的打击力度,斩断制假售假的源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明博士表示,“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让他们认识到高仿香烟的危害性,自觉抵制非法交易。”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青少年吸烟问题的严峻性。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诱惑而染上烟瘾。而高仿香烟由于价格低廉,更容易成为青少年获取香烟的途径。这些假烟不仅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可能含有超标的有害物质,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会损害他们的肺部健康,增加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甚至可能导致成瘾性疾病。”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教授强调,“因此,保护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为了有效遏制青少年吸烟问题,专家建议,除了加强对烟草行业的监管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控烟宣传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控烟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限制烟草产品的可及性: 进一步提高烟草价格,限制烟草销售渠道,避免烟草产品在学校周边销售。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严格的控烟法律法规,加大对向未成年人售烟行为的处罚力度。
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要以身作则,营造无烟家庭环境,并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学校也要积极开展控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社交平台严格监管: 社交平台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对违规账号的监管,及时清理涉嫌非法销售香烟的信息。